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工作要求,切实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课程作用,6月4日至12日,学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吴方晖,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庆务,党委委员、副校长林炳壮、徐少琼深入思政课教学一线,为广大学子讲授思政课,推动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

吴方晖以《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为题,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从提出背景、基本内涵、表现形式、发展趋势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等引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何为新质生产力及其重要意义,并从加快突破科技领域前沿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方式转变,塑造劳动者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办好高水平教育等方面总结了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他指出,高校是新质生产力产生和培育的重要基地,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他勉励青年学生通过塑造科学思维,植育协作精神,强化绿色理念,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以实际行动助力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林庆务以《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为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展现新图景,创造新形态”“拥抱新机遇,无畏新挑战”“锚定新目标,铸就新伟业”三个方面展开阐述,运用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奋发进取向上,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强调,要从历史维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感悟党在领导人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伟大理论创新,要从更加全面科学的角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升理论学习高度、丰富个人认知维度。他鼓励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把握历史机遇和发展大势,练就过硬本领,以奋斗姿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现青春新作为。

林炳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给同学们讲授了一堂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思政课。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曲——《同心筑梦》巧妙自然地引出新课内容,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生动的案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进行详细讲解。授课逻辑严密、贴近学生实际,通俗易懂,赢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他最后叮嘱同学们要涵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做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徐少琼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从各民族“疆土”“历史”“文化”“精神”深厚渊源引入,详细阐述了“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四对关系”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战略意义、实践路径,并通过生动的事例、图文、视频,帮助同学们理解党中央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意义和实践要求。她鼓励广大学子涵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积极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栽民族团结之花,共享繁荣发展硕果。

课堂上,师生频频互动,交流融洽。学生们纷纷表示,校领导的课堂教学,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既有感性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也有严谨的逻辑和亲切的温度,获益匪浅。

校领导深入思政课堂教学一线讲思政课,充分体现了学校党政领导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思政课”系列授课活动,使青年学生近距离、面对面地感受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爱护,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热情。